準備兩張圖,就可以開始搞視訊檔的文字效果了:( 640 × 360 畫面比較小、比較易於在 Vegas 中操作 )




上圖與本例的 YouTube 這個字效,是在 Photoshop 搞的 背景透明的 PNG 檔 ( 等一下比較其它幾個字效後,便知 PNG 檔的好用之處 )

1. 插入底圖的視訊軌道
2. 插入字效的視訊軌道
3. 插入一個音訊軌道
4. 看到沒 ?! 在字效視訊軌道右側的這個 icon ( 事件 平移 / 裁切 ) 顏色不同了 ← 本例就是利用這個工具來產生動畫

以下就來看看如何編製:

1. 把字效這個視訊軌道拖曳至與底圖齊邊

2. 點選這個 icon ( 事件 平移 / 裁切 )

3. 預設是 一般編輯工具,但畫面太滿了,無法以此箭頭來拖曳

4. 點選到 縮放編輯工具

5. 按左鍵是放大,按右鍵是縮小 ( 縮小到適當的大小 )


6. 點選到 一般編輯工具 ( 箭頭 )

7. 把 「虛線的圓包矩、矩包 F」水平移動到「虛線的矩包 F」在字效的右邊
這步驟的目的是:「虛線的矩包 F」才是視訊畫面會顯示的範圍,也就是說字效是在畫面的左側,還沒出現在畫面中
( 傳統上,都是畫面不動,把物件 移進 / 移出 畫面中;本例則是物件不動,而是移動畫面 )

8. 此時停在第一格:也就是說在第一格時,字效是在畫面 ( 虛線的矩包 F ) 的左側 ← 即字效一開始是在畫面的左側



9. 把時間軸上的 指針 拖曳到最後一格

10. 按 建立 ( 新增 ) 關鍵格

11. 按步驟 10. 後所出現的關鍵格

12. 當時間軸上的指針停在最後一格時,把畫面 ( 虛線的矩包 F ) 移到字效的左側 ← 即字效跑到畫面的右側



13. 指針移到約 1 / 3 處,建立 字效停在畫面正中央 的關鍵格

14. 按滑鼠右鍵

15. 點選到 中央

16. 字效就會在畫面的正中央了

17. 指針移到約 2 / 3 處,建立 字效停在畫面正中央已結束 的關鍵格、重複步驟 14 ~ 16
設定好了以後,關閉視窗即可 ( 沒有 OK 鍵或是確定鍵 )


PNG 字效再一例

1. 底圖的視訊軌道

2. 背景樂的音訊軌道

3. 插入 7 次的字效軌道

4. 字效的種類

5. 本例所討論的 事件特效 ( 套用事件特效後,該 icon 的顏色會變成綠色 )

以下就來看看如何編製:



0. 基本的操作,請先參考:Chapter 1 > Image 與 Chapter 1 > Video

1. 插入字效的 PNG 檔,拉出淡入

2. 再插入字效的 PNG 檔

3. 點選 事件特效 的 icon

4. 按步驟 3 之後,會彈出 外掛選擇器 的視窗

5. 點選到 Sony 波浪 ( Wave )

6. 按確定鍵

7. 按步驟 6 之後,會彈出 視訊事件特效 的視窗

8. 按 Animate,就會在按鍵的上方出現時間軸

9. 時間軸出現了

10. 第一格就是關鍵格

11. 把最後一格也設成關鍵格

12. 在時間軸中央建立一個關鍵格

13. 然後調整波浪的參數
設定好了以後,關閉視窗即可 ( 沒有 OK 鍵或是確定鍵 )



1. 插入字效的 PNG 檔,啥事都不做,就是靜止了

2. 插入字效的 PNG 檔,編製 鏡頭光影 的特效


字效的視訊軌道是背景透明的 PNG 檔,所以特效只會作用在字效上面,不會作用在底圖上
以下的步驟,與前面的 扭動 差不了多少,所以只講重點

3. 在步驟 2 上點選 事件特效 的 icon,就會彈出 外掛選擇器 的視窗
點選 鏡頭光斑 ( ← 翻譯得可真爛 ),就會彈出步驟 4 的視窗

4. 關鍵格在第一格,光線位置在左上角、調整紅框處的參數直到滿意為止

5. 關鍵格在接近最後面,光線位置在右下角、調整紅框處的參數與步驟 4 相同

6. 關鍵格在最後一格,光線位置在最右下角、紅框處所有的參數調至最左邊 ( 即調整至 0,讓光線消失 )


7.


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